企业招用“超龄人员” 厦门人社出台政策规范指引
东南网10月21日讯(本网记者邹玒)有的超龄人员人达到或超过了法定退休年或已开始领取养老金,但状态不错还可以工作,企业企业招用这类“超龄人员”,招用政策指引需要注意什么呢?厦门10月21日,记者从厦门市人社局了解到,人社为了更好地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出台权益,该局出台了《企业使用超龄人员政策规范指引》,规范为超龄人员和企业准备了一份“宝典”。超龄人员
“超龄人员”是企业指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即男性60周岁,招用政策指引女干部55周岁,厦门女工人50周岁,人社或者虽未满上述年龄,出台但已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规范人员。《企业使用超龄人员政策规范指引》所称的超龄人员“企业”是指在厦门市行政区域内进行商事主体登记注册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使用超龄人员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或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使用已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超龄人员,可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情况下,签订劳务协议,明确劳务期内的工作内容、报酬、职业伤害责任保险、劳动保护、福利待遇等权利和义务,约定管理考核办法以及纠纷处理办法等事项。用工双方发生用工争议的,按劳务关系处理。企业使用超龄人员的,可通过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http://hrss.xm.gov.cn/)网上办事服务大厅对公综合服务平台“企业使用超龄人员备案”功能模块进行备案。
相关链接
如何为超龄人员办理养老保险?
本市户籍
男年满60周岁、女55周岁,外地户籍男年满60周岁、女50周岁,台港澳居民和外籍人员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前从未参保的,在超过上述年龄后不能首次参保登记,不再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在上述年龄前已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继续缴费政策如下:本市户籍人员女工人年满50周岁后,若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由用人单位继续为其按职工身份参保至55周岁。男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累计缴费不足15年,可以个人身份按月缴纳养老保险至满15年。其中,2011年7月前参保的人员,延长缴费5年(60个月)后仍不足15年的,可一次性补足15年。
外地户籍人员
外来员工女年满50周岁,待遇领取地为厦门的,若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由用人单位继续为其按职工身份参保至55周岁,也可继续以个人身份缴纳养老保险至符合待遇领取条件。 外来员工男年满60周岁,待遇领取地为厦门的,若累计缴费不足15年,可继续以个人身份缴费至满15年,但不能再以职工身份参保缴费。
台港澳和外籍人员
台湾居民、港澳居民、外籍人员(持永居证)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时,在厦门实际缴费满10年不满15年的,可继续以个人身份缴费至满15年。外籍人员(无永居证)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若仍在就业许可有效期内在厦就业的,可以职工身份参保。
如果工作期间超龄人员受到职业伤害怎么办?
用人单位与超龄人员建立劳务关系的,在用工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不属于劳动法调整范围,应当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解决,但企业已按项目参保等方式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适用《工伤保险条例》。鼓励企业通过与“超龄人员”签订劳务合同明确相关责任的承担,并通过购买雇主责任险或其他商业保险减轻相关赔偿责任。
纠纷处理有哪些方式?
超龄人员受聘到用工单位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经劳动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的,可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处理;未被认定为工伤的,可自行协商解决或通过人民调解组织调解,调解不成的,可按照人身损害赔偿相关规定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关文章
2022年4月16日,“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少儿篮球培训升温,不少家长送孩子参加篮球培训。视觉中国/图)2024年12月上旬,厦门市思明区普罗国际琴行卷钱跑路。据媒体报道,在一个月前的“双十一”,该琴2025-11-05
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琼艳 实习生 邓滨琪 通讯员 曹体康)初夏时节,行走在运粮湖管理区乡村田间,民居错落有致,村道平坦整洁,新建成的文化广场上,三五成群的村民健身散步、其乐融融,大家尽2025-11-05
海峡网讯(厦门晚报记者彭菲、通讯员林菁;漫画:刘哲姝)俗话说“买的不如卖的精”,可随着网络购物的发展、电商平台的崛起,卖家也可能被买家耍得团团转,而中间的快递公司也跟着&ldq2025-11-05
红绿芳华耀羊城!珠遵协作帮扶促消费活动在广州举行_南方+_南方plus4月30日,由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指导,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遵义工作组、珠海市农业农村局、遵2025-11-05
玻璃拥有良好的透过、透光性能,化学稳定性较高,并且可以根据不同加工方法来获得较强的机械强度与保温隔热效果,甚至能够使玻璃自主变色,隔绝过强的光线,因此常用于各行各业,满足不同的需求。接下来请看2025-11-05
隨著中國疫情清零解封,感染人數暴增,再加上美中對立愈來愈嚴重,地緣政治的威脅讓愈來愈多的歐美大廠開始尋找中國以外的供應鏈基地。受影響的不只有科技業,汽車業大廠也都在思考如何重建供應鏈。您的閱讀篇數已達2025-11-05

最新评论